top of page

焦慮讓你睡不著?破解焦慮型失眠的4大關鍵,讓大腦真正放鬆!

  • Jing H
  • 3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

明明身體已經疲憊不堪,躺在床上卻發現腦袋還在高速運轉,思緒停不下來,越想睡卻越清醒?

擔心明天的會議、後悔今天說錯的話、計畫下週的行程…… 這些無法關閉的念頭,讓你在黑暗中翻來覆去,一夜過去,精神反而更疲憊。這種情況,就是典型的焦慮型失眠(Anxiety-Induced Insomnia)。

為什麼焦慮的人特別容易失眠?為什麼思緒總是在夜晚特別活躍?又該如何調適,讓自己能真正放鬆入眠?


為什麼焦慮讓你睡不著? —— 大腦的「過度警覺」狀態

焦慮型失眠的核心原因,是大腦處於一種過度警覺(Hyperarousal)的狀態。這是一種來自遠古時代的「生存機制」——當我們的大腦認為有危險時,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,讓身體進入備戰狀態,以提高應對能力。

這種機制在真正的危機時很有用,比如遇到威脅時能幫助我們快速反應。但在現代生活中,焦慮的來源變成了工作壓力、人際關係、未來的不確定性,而大腦卻仍然用「準備迎戰」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壓力,導致:

  • 皮質醇(Cortisol)上升 —— 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,使你更清醒、更難放鬆。

  • 思緒過度活躍 —— 大腦不停回顧過去、擔憂未來,無法進入休息模式。

  • 身體無法進入副交感神經狀態 —— 這使得心跳加快、肌肉緊繃,影響深層睡眠。

簡單來說,你的大腦誤以為你還在「應戰」,所以不讓你睡。


焦慮型失眠的常見特徵,你中了幾個?

☑ 入睡困難——躺在床上 30 分鐘以上還是無法入睡。

☑ 腦袋停不下來——一直在想明天的事情、回顧今天的對話、擔心未來。

☑ 淺眠易醒——半夜突然驚醒,接著就無法再次入睡。

☑ 清晨早醒——比預定時間提早 2-3 小時醒來,卻再也睡不著。

☑ 醒來後依然疲憊——即使睡了 7-8 小時,還是覺得精神不振。

如果你經常符合其中幾項,那麼你可能正受到焦慮型失眠的困擾。



如何打破焦慮型失眠的惡性循環?

焦慮型失眠最難的地方在於,它容易形成一種「惡性循環」——越睡不著就越焦慮,越焦慮就更睡不著。 那麼,該如何幫助大腦放鬆,進入適合睡眠的狀態呢?


1. 訓練「大腦關機模式」——建立睡前儀式

大腦不像電腦,不能一按開關就立刻關機。因此,讓大腦逐漸「降溫」非常重要。你可以:

  • 安排睡前 30-60 分鐘的放鬆時間(遠離螢幕、避免高強度工作)

  • 試試閱讀、泡澡、輕音樂,讓大腦知道「現在是該休息的時間了」

  • 刻意降低光線強度(暖光、燭光有助於讓身體進入夜晚模式)


2. 對抗腦袋停不下來——用「寫下來」代替「想太多」

深陷焦慮的人,容易擔心自己忘記重要的事情,所以大腦會反覆提醒自己。但這其實只是大腦的「錯誤預警」,解決方法很簡單:

  • 準備一本筆記本,睡前寫下你的擔憂與明日計劃

  • 告訴自己:「這些事情已經記錄下來,明天再處理」

這樣一來,大腦就不會在半夜不停提醒你「不要忘記這件事!」


3. 用呼吸與身體掃描,讓交感神經「下班」

焦慮型失眠的人,身體通常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。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放鬆,可以試試:

  • 4-7-8 呼吸法——吸氣 4 秒,憋氣 7 秒,吐氣 8 秒,重複 4-5 次。這種呼吸模式能降低心率,幫助身體放鬆。

  • 身體掃描法——從腳趾開始,一路往上覺察身體各部位的緊繃,並讓它慢慢放鬆。

這些方法能幫助大腦切換到「副交感神經模式」,讓你的身體真正準備好進入睡眠。


4. 重新建立「睡眠與床的關係」

很多人因為長期失眠,已經對「躺在床上」產生焦慮感,導致一上床就開始擔心「今晚又會睡不著」。如果你有這種情況,可以試著:

  • 如果 20 分鐘內還睡不著,就起床換個環境(不要讓自己在床上煩躁太久)

  • 只在困倦時才上床(不要在床上玩手機、思考問題)

  • 重建床與「睡眠」的正向連結(讓床成為你覺得放鬆的地方)


焦慮不是敵人,而是訊號

焦慮型失眠,並不只是單純的睡眠問題,而是一種「內心未被解決的訊號」。你的身體與大腦,正在提醒你有某些壓力、擔憂或情緒,尚未被好好照顧。

與其對抗失眠,不如試著理解焦慮、學會放鬆,透過調整生活習慣、建立睡前儀式、學習放鬆技巧,慢慢讓自己回到一個可以安心入睡的狀態。





責任編輯:Keiko H.

本文由 ness wellness 提供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




ness wellness 

全台灣首創主打「Wellness Alliance」概念的身、心、靈健康課程體驗整合平台

ness wellness 身心靈健康平台,一個提倡結合「身」與「心靈」的身心靈健康資源整合平台。

集結各類的身心靈導師,人生教練,及身心靈健康的專家和療癒師,透過優質的課程,活動,和內容,互相分享交流並推廣 Wellness 健康生活方式,讓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受惠,達到身體上,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圓滿平衡狀態。提倡愛自己和幫助自我成長的地方。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