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家裡有情緒房租、職場有情緒勞動,究竟何時我們才能真正情緒解脫?

日前,Threads上網友分享了「情緒房租」一詞引起熱議。它描述了與家人同住時,雖然不用繳房租,但卻需要處理來自家人的情緒壓力,而這往往消耗我們的精神。例如,當你每天回家後,母親總是訴說她的擔憂或期望你參與家務,即使你自己已經身心俱疲,還是必須花費精力去聆聽和應對她的需求。


情緒房租與職場情緒勞動 

當我們在家繳交情緒房租,職場生活就能輕鬆嗎?其實未必。美國社會學家Ariel Hochschild在1983年提出了「情緒勞動」(Emotional Labor)的概念,指的是管理情緒以展示對外的行為。而最直接的聯想可以說是服務業的工作型態:空服員在面對乘客的抱怨時,必須保持微笑並耐心地回應;客服人員在處理顧客的退貨時,即使內心感到不耐煩,也必須保持禮貌的語氣。



雖然情緒勞動在服務業最為明顯,但辦公室裡的情緒勞動或許才是最勞心勞神的:當你在會議中需要隱藏對同事提出的方案的疑慮,表現出支持的態度,以維持團隊和諧;或者在面對難纏的客戶時,即使內心煩躁,你仍然需要保持耐心和禮貌等等,無時無刻我們都在付出我們勞力以及心力。




何時才能情緒解脫? 

無論是家裡還是職場,只要我們與人接觸,情緒就會被消耗。那麼,情緒何時才能解脫呢?


很遺憾,這一個大哉問,可能得不到一翻兩瞪眼的解答。不過你依舊可以選擇做一個「情緒自由」的人。就從情緒覺察開始。



情緒覺察:找到內心的平衡點 

情緒覺察是一種在情緒出現時,能跳脫當下,觀察自己情緒變化的能力。這個過程在心理學上稱為後設認知(Metacognition),即在思考時「意識到自己正在思考」,並釐清思緒。同樣地,當你在情緒高漲時,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,就能短暫脫離情緒的控制,進行理性思考。


如何實現情緒自由 

當你開始意識到情緒的產生,就已經不再被情緒牽著走。這時,你可以問自己:這個情緒對我或事情有幫助嗎?它會影響到誰?我應該把情緒能量分配在哪裡?



情緒自由並不意味著壓抑或消除情緒,而是通過覺察,成為情緒的主人。隨著你不斷練習這項技巧,你會發現自己對事物的反應更加細膩,情緒也比你以為的更加豐富。當這些情緒變得可觀察、可理解,而可以共處時,你就能找到內心真正的自由與平靜。


無論在家裡還是職場,我們都難免要繳交情緒房租或進行情緒勞動。但通過情緒覺察,我們可以逐步實現情緒解脫,與自己的情緒共處,找到內心的自由和平靜。




責任編輯:Sarah Li

本文由 ness wellness 提供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




ness wellness 

全台灣首創主打「Wellness Alliance」概念的身、心、靈健康課程體驗整合平台

ness wellness 身心靈健康平台,一個提倡結合「身」與「心靈」的身心靈健康資源整合平台。

集結各類的身心靈導師,人生教練,及身心靈健康的專家和療癒師,透過優質的課程,活動,和內容,互相分享交流並推廣 Wellness 健康生活方式,讓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受惠,達到身體上,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圓滿平衡狀態。提倡愛自己和幫助自我成長的地方。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